标准详情
DB32/T 1946-2011《三疣梭子蟹活体运输技术规程》基本信息
标准号:DB32/T 1946-2011
中文名称:《三疣梭子蟹活体运输技术规程》
发布日期:2011-11-10
实施日期:2012-01-10
发布部门: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DB32/T 1946-2011《三疣梭子蟹活体运输技术规程》介绍
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于2011年11月10日发布了DB32/T 1946-2011《三疣梭子蟹活体运输技术规程》(以下简称“该标准”),并于2012年1月10日正式实施。
一、标准的主要内容
1、运输前的准备
该标准规定了在运输前需要进行的准备工作,包括但不限于:
选择合适的运输容器:容器必须坚固、清洁、无毒,且具有良好的通风和排水性能。
确保水质:运输用水需符合一定的水质标准,包括温度、盐度、溶解氧等。
合理装载:根据三疣梭子蟹的体型、数量和运输距离,合理安排装载密度,避免过度拥挤。
2、运输过程中的管理
在运输过程中,该标准提出了以下管理要求:
温度控制:根据三疣梭子蟹的生物学特性,维持适宜的水温,避免温度波动过大。
氧气供应:确保运输容器内有足够的溶解氧,以满足三疣梭子蟹的呼吸需求。
避免机械损伤:在装载和卸载过程中,要轻拿轻放,避免对三疣梭子蟹造成机械损伤。
3、运输后的处置
运输到达目的地后,该标准还对后续处理提出了要求:
及时卸载:尽快将三疣梭子蟹从运输容器中移出,减少在容器中的停留时间。
适应性处理:根据目的地的环境条件,逐步调整三疣梭子蟹的生存环境,使其适应新的生活环境。
健康监测:在运输后一段时间内,对三疣梭子蟹进行健康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健康问题。
二、标准的实施与监督
为了确保该标准的顺利实施,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将负责对该标准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任何违反标准规定的行为都将受到相应的处罚。该标准也将作为三疣梭子蟹活体运输行业的参考和指导,促进整个行业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DB32/T 1946-2011《三疣梭子蟹活体运输技术规程》的发布和实施,为三疣梭子蟹的活体运输提供了科学的技术指导,有助于提高三疣梭子蟹的成活率和品质,保障了消费者的利益和三疣梭子蟹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该标准的推广和应用,将对提升整个海洋生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水平产生积极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