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详情
SN/T 3144-2011《出口动物源食品中抗球虫药物残留量检测方法 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基本信息
标准号:SN/T 3144-2011
中文名称:《出口动物源食品中抗球虫药物残留量检测方法 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
发布日期:2011-09-09
实施日期:2012-04-01
发布部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SN/T 3144-2011《出口动物源食品中抗球虫药物残留量检测方法 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介绍
SN/T 3144-2011《出口动物源食品中抗球虫药物残留量检测方法 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是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的,该标准于2011年9月9日发布,自2012年4月1日起正式实施。
一、标准内容
1、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出口动物源食品中抗球虫药物残留量的检测,包括但不限于肉类、蛋类、奶类等产品。
2、术语和定义:标准对相关术语进行了明确的定义,如抗球虫药物、残留量、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等。
3、检测方法:标准规定了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作为检测出口动物源食品中抗球虫药物残留量的方法。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具有高灵敏度、高选择性、高准确性等优点,能够准确检测出食品中的抗球虫药物残留量。
4、仪器设备:标准对检测过程中所需的仪器设备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包括液相色谱仪、质谱仪、样品前处理设备等。
5、样品前处理:标准对样品的采集、保存、前处理等环节进行了严格的规定,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6、检测流程:标准详细描述了检测流程,包括样品的制备、色谱条件的选择、质谱条件的优化等。
7、结果计算与评价:标准对检测结果的计算方法和评价标准进行了明确的规定,以确保检测结果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二、标准的意义
1、提高食品安全水平:通过规范出口动物源食品中抗球虫药物残留量的检测方法,有助于提高食品安全水平,保障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2、促进国际贸易:本标准的实施有助于提高我国动物源食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
3、提升检测技术水平:本标准的制定和实施,有助于推动我国检测技术的发展,提升检测机构的技术水平。
4、保护消费者权益:通过准确的检测,可以及时发现和处理抗球虫药物残留超标的问题,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SN/T 3144-2011《出口动物源食品中抗球虫药物残留量检测方法 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的发布和实施,对于保障出口动物源食品的安全性、促进国际贸易、提升检测技术水平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各级检验检疫机构、食品生产企业和检测机构应认真学习和贯彻执行本标准,不断提高食品安全管理水平,为消费者提供安全、优质的食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