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检测标准 > 正文

DB63/T 1344-2015《高山毛顶蛾防治技术规范》

DB63/T 1344-2015更新时间: 2025-05-08

标准详情

DB63/T 1344-2015《高山毛顶蛾防治技术规范》基本信息

标准号:DB63/T 1344-2015

中文名称:《高山毛顶蛾防治技术规范》

发布日期:2015-02-09    

实施日期:2015-03-15

发布部门: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DB63/T 1344-2015《高山毛顶蛾防治技术规范》介绍

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于2015年发布了DB63/T 1344-2015《高山毛顶蛾防治技术规范》(以下简称“本标准”)。

一、标准概述

本标准规定了高山毛顶蛾的防治技术、监测方法、防治措施和效果评价等内容,为防治高山毛顶蛾提供了科学、系统的指导。标准的发布和实施对于提高高山毛顶蛾的防治效果,保障青海省森林资源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二、防治技术

1、监测技术:标准规定了高山毛顶蛾的监测方法,包括成虫监测、卵监测、幼虫监测和蛹监测等。通过监测可以及时发现害虫的发生情况,为防治工作提供依据。

2、防治方法:标准提出了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等多种防治方法。其中,化学防治是最主要的手段,包括喷洒药剂、注射药剂等;生物防治则利用天敌、微生物等自然因素进行防治。

3、防治策略:标准强调了综合防治的重要性,提倡根据高山毛顶蛾的生物学特性和发生规律,采取多种防治措施相结合的策略,以达到最佳的防治效果。

三、监测方法

1、成虫监测:通过设置诱捕器、观察成虫的活动习性等方法,监测成虫的数量和分布情况。

2、卵监测:通过检查树木的树皮、枝条等部位,发现卵的分布和孵化情况。

3、幼虫监测:通过观察树木的叶片、枝条等部位,发现幼虫的取食情况和发育情况。

4、蛹监测:通过挖掘土壤、检查树皮等方法,发现蛹的数量和发育情况。

四、防治措施

1、物理防治:包括剪除被害枝条、清除被害树木等方法,减少害虫的栖息地和食物来源。

2、化学防治:根据害虫的发生情况和生物学特性,选择合适的药剂和使用方法,进行喷洒、注射等化学防治。

3、生物防治:利用天敌、微生物等自然因素,进行生物防治。例如,释放寄生蜂、使用微生物制剂等。

4、综合防治:结合物理防治、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等多种方法,制定综合防治策略,提高防治效果。

五、效果评价

标准规定了对防治效果的评价方法,包括对成虫、卵、幼虫和蛹的防治效果进行评价。通过定期监测和评价,可以及时了解防治效果,调整防治策略,确保防治工作的有效性。

阅读剩余 50%
检测报告查询
企来检LOGO

关注公众号快速查报告

企来检公众号 ico图标 微信公众号: 企来检
企来检LOGO

提交检测委托,一键获取报价

联系方式
样品名称
企业名称
立即提交
  我已阅读并同意 《用户协议》 《隐私协议》
企来检LOGO

信息已保存,请完成手机号验证

等待验证
获取验证码
立即校验
  完成信息验证后,立刻为您分配检测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