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详情
“肺结节中医证候诊断规范”的标准号是:T/CACM 1558-2023
T/CACM 1558-2023《肺结节中医证候诊断规范》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于2023-12-20发布,并于2023-12-20实施。
该标准的起草单位为河南中医药大学、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日友好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广东省中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等;起草人是李建生 周淼 于雪峰 马战平 王明航 王真 [史锁芳] 冯淬灵 朱佳 朱慧志 刘良徛 许玲 许银姬 孙子凯 孙志佳 李猛 余学庆 张立山 张伟(山东) 张伟(广东) 张纾难 张念志 张艳霞 张晓梅 赵虎雷 胡凯文 郭晓燕 黄东晖 崔红生 韩云 焦扬 谢东平。
“肺结节中医证候诊断规范”介绍
肺结节中医证候诊断规范是一套用于指导中医临床医生对肺结节进行系统评估和辨证施治的标准。这套规范基于中医理论,结合现代医学研究,旨在提高肺结节的诊疗质量与效果。在中医看来,肺结节的形成与肺脏的功能失调相关,可能涉及到气虚、痰湿、血瘀等多种病理因素。因此,该规范详细描述了肺结节患者的临床表现、舌象、脉象等信息,并将这些信息综合运用于证候的分类与诊断中。
按照肺结节的中医诊断规范,医生需要对患者进行细致地询问病史和体检,包括观察患者的面部颜色、舌质舌苔以及切诊脉搏等。通过对这些症状和体征的综合分析,医生可以确定患者的中医证候类型,如是否存在肺气不足、痰湿内生或气血不畅等情况。随后,依据诊断结果,医生会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可能包括中药调理、针灸、拔罐、推拿等多种中医治疗手段,以促进肺功能恢复,消散结节。
此诊断规范还强调了生活方式调整的重要性,比如建议患者改善饮食习惯、加强体育锻炼、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等,这些都是辅助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规范的实施,不仅能够为患者提供更为精准的医疗服务,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预防疾病的进一步恶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