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检测标准 > 正文

DB32/T 3175-2017《紫菜种质管理规范》

DB32/T 3175-2017更新时间: 2025-02-14

标准详情

DB32/T 3175-2017《紫菜种质管理规范》基本信息

标准号:DB32/T 3175-2017

中文名称:《紫菜种质管理规范》

发布日期:2017-01-20    

实施日期:2017-03-20

发布部门: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起草单位:江苏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起草人:陆勤勤、朱建一、张美如、陈国耀、周伟、胡传明、许广平、朱庙先、杨立恩、邓银银、丁亚平    

中国标准分类号:B5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150

DB32/T 3175-2017《紫菜种质管理规范》介绍

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于2017年1月20日发布了DB32/T 3175-2017《紫菜种质管理规范》,并于同年3月20日正式实施。

一、标准概述

DB32/T 3175-2017《紫菜种质管理规范》是一项地方性标准,它涵盖了紫菜种质的收集、鉴定、保存、评价、利用和更新等方面的管理要求。该标准适用于江苏省内紫菜种质资源的管理工作,为紫菜种质资源的科学管理和有效保护提供了明确的指导。

二、标准内容解读

1、收集与鉴定

标准规定了紫菜种质的收集方法,包括野外采集和人工培育两种途径。对紫菜种质的鉴定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确保收集到的种质具有代表性和科学性。

2、保存与评价

标准详细阐述了紫菜种质的保存条件和方法,包括低温保存、干燥保存等,以及对保存效果的评价标准。这有助于延长紫菜种质的使用寿命,保证种质资源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利用与更新

标准强调了紫菜种质资源的合理利用,提倡通过杂交、选育等手段提高紫菜的品质和产量。对种质资源的更新机制进行了规定,以确保种质资源的持续更新和优化。

4、信息管理

标准还涉及了紫菜种质资源的信息管理,要求建立详细的种质档案,包括种质的来源、特性、保存状态等信息,以便于种质资源的追踪和管理。

三、实施意义

DB32/T 3175-2017《紫菜种质管理规范》的实施,对于江苏省乃至全国的紫菜产业具有深远的影响。它有助于保护和合理利用紫菜种质资源,避免资源的浪费和退化。通过规范的管理,可以提高紫菜种质的品质,进而提升紫菜产品的整体质量。该标准的实施还有助于促进紫菜产业的科技创新和可持续发展,为相关企业和研究机构提供科学的管理依据。

阅读剩余 50%
检测报告查询
企来检LOGO

关注公众号快速查报告

企来检公众号 ico图标 微信公众号: 企来检
企来检LOGO

提交检测委托,一键获取报价

联系方式
样品名称
企业名称
立即提交
  我已阅读并同意 《用户协议》 《隐私协议》
企来检LOGO

信息已保存,请完成手机号验证

等待验证
获取验证码
立即校验
  完成信息验证后,立刻为您分配检测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