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检测标准 > 正文

NY/T 1211-2006《专用玉米杂交种繁育制种技术操作规程》

NY/T 1211-2006更新时间: 2025-03-27

标准详情

NY/T 1211-2006《专用玉米杂交种繁育制种技术操作规程》基本信息

标准号:NY/T 1211-2006

中文名称:《专用玉米杂交种繁育制种技术操作规程》

发布日期:2006-12-06    

实施日期:2007-02-01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提出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归口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起草单位: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等

起草人:孙世贤、史振声、王延波、张喜华等    

中国标准分类号:B61种子、苗水、苗圃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植物栽培

NY/T 1211-2006《专用玉米杂交种繁育制种技术操作规程》介绍

《NY/T 1211-2006 专用玉米杂交种繁育制种技术操作规程》(以下简称《规程》)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发布,自2007年2月1日起正式实施。

一、标准概述

《规程》是一套全面的技术指南,它涵盖了专用玉米杂交种的繁育制种全过程,包括种子的选育、繁殖、质量控制、包装、储存和运输等环节。通过标准化操作,可以提高种子的纯度、活力和一致性,从而提升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二、种子选育

《规程》明确了种子选育的基本要求,包括亲本的选择、杂交组合的设计、杂种优势的评估等。亲本的选择应基于遗传多样性、适应性和育种目标,以确保最终杂交种的优良性状。杂交组合的设计则要求科学合理,以充分利用杂种优势。

三、繁殖技术

繁殖技术是《规程》的核心内容之一。它规定了繁殖过程中的隔离措施、授粉技术、去雄操作等关键环节。隔离措施旨在防止外来花粉的干扰,确保种子的纯度。授粉技术要求精确控制授粉时间,以提高杂交成功率。去雄操作则要确保去雄彻底,避免自交。

四、质量控制

《规程》对种子的质量控制提出了严格的标准。这包括种子的纯度、活力、净度和发芽率等指标。通过定期的质量检测,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种子生产中的问题,确保种子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五、包装与储存

《规程》对种子的包装和储存也作了详细规定。包装材料应具备良好的保护性能,防止种子受潮、虫害和霉变。储存条件则要求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避免种子活力下降。

六、运输与销售

种子的运输和销售环节同样受到《规程》的规范。运输过程中应采取措施保护种子,避免损坏。销售时,应提供详细的种子信息,包括品种特性、栽培技术等,以指导农民正确使用。

七、标准的意义

《NY/T 1211-2006 专用玉米杂交种繁育制种技术操作规程》的实施,对于提高我国玉米种子的生产水平、保障农业生产的稳定和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有助于提升种子企业的技术水平,还能够促进农业科技的进步和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

阅读剩余 50%
检测报告查询
企来检LOGO

关注公众号快速查报告

企来检公众号 ico图标 微信公众号: 企来检
企来检LOGO

提交检测委托,一键获取报价

联系方式
样品名称
企业名称
立即提交
  我已阅读并同意 《用户协议》 《隐私协议》
企来检LOGO

信息已保存,请完成手机号验证

等待验证
获取验证码
立即校验
  完成信息验证后,立刻为您分配检测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