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详情
DB32/T 2268-2012《棉花品种(系)苗期耐盐性鉴定与评价技术规程》基本信息
标准号:DB32/T 2268-2012
中文名称:《棉花品种(系)苗期耐盐性鉴定与评价技术规程》
发布日期:2012-12-28
实施日期:2013-02-28
发布部门: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DB32/T 2268-2012《棉花品种(系)苗期耐盐性鉴定与评价技术规程》介绍
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了《棉花品种(系)苗期耐盐性鉴定与评价技术规程》(以下简称《规程》),并于2013年2月28日正式实施。
一、《规程》的适用范围
《规程》适用于江苏省内所有棉花品种(系)的苗期耐盐性鉴定与评价工作。无论是新培育的品种还是已推广的品种,都需要按照《规程》进行耐盐性鉴定与评价。
二、《规程》的主要内容
1、定义与术语:对耐盐性、盐害等专业术语进行了明确的定义,为后续的鉴定与评价工作提供了基础。
2、耐盐性鉴定方法:详细规定了耐盐性鉴定的方法和步骤,包括盐溶液的配制、苗期耐盐性试验的设置、数据的记录和分析等。
3、耐盐性评价标准:根据耐盐性试验的结果,将棉花品种分为不同的耐盐性等级,并给出了具体的评价标准。
4、试验条件:对试验的土壤、气候、水分等条件进行了规定,以保证试验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5、数据处理与分析:对试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方法进行了规定,包括数据的整理、统计分析和结果的解释等。
三、《规程》的实施与监督
《规程》的实施需要各级农业部门和科研机构的配合。在实施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规程》的要求进行操作,确保鉴定与评价的准确性。相关部门要对《规程》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确保《规程》得到有效执行。
四、《规程》对棉花产业的影响
《规程》的实施将对棉花产业产生积极的影响。通过耐盐性鉴定与评价,可以筛选出具有较强耐盐性的品种,提高盐碱地区的棉花产量。通过《规程》的推广,可以提高棉花种植户对耐盐性的认识,引导他们种植耐盐性更强的品种。随着耐盐性品种的推广,将有助于提高整个棉花产业的竞争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