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检测标准 > 正文

DB34/T 1737-2012《驱动桥总成清洁度限值及评定方法》

DB34/T 1737-2012更新时间: 2025-04-04

标准详情

DB34/T 1737-2012《驱动桥总成清洁度限值及评定方法》基本信息

标准号:DB34/T 1737-2012

中文名称:《驱动桥总成清洁度限值及评定方法》

发布日期:2012-11-06    

实施日期:2012-12-06

发布部门: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DB34/T 1737-2012《驱动桥总成清洁度限值及评定方法》介绍

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于2012年11月6日发布了DB34/T 1737-2012《驱动桥总成清洁度限值及评定方法》标准。

一、标准概述

DB34/T 1737-2012《驱动桥总成清洁度限值及评定方法》是一项地方性标准,旨在规定驱动桥总成的清洁度要求和评定方法。该标准自2012年12月6日起正式实施,适用于各类驱动桥总成产品的生产和质量控制。

二、清洁度限值

清洁度是指产品中包含的杂质、异物等污染物的含量。DB34/T 1737-2012标准对驱动桥总成的清洁度限值进行了明确规定:

1、颗粒度限值:标准规定了不同尺寸颗粒的允许含量,包括大于5mm、2-5mm、0.5-2mm和小于0.5mm的颗粒。这些颗粒的允许含量需满足特定的数值要求。

2、金属颗粒限值:对于金属颗粒,标准同样规定了其含量要求,以确保产品的金属纯净度。

3、非金属颗粒限值:非金属颗粒的含量也有明确的限值要求,以保证产品的非金属纯净度。

三、评定方法

为了确保驱动桥总成的清洁度达到标准要求,DB34/T 1737-2012标准提出了以下评定方法:

1、样品采集:明确了样品采集的方法和要求,包括采集位置、采集量等。

2、颗粒度测定:详细规定了颗粒度测定的方法,包括筛分法、液体沉降法等。

3、金属颗粒测定:对于金属颗粒的测定,标准提出了化学分析法、光谱分析法等方法。

4、非金属颗粒测定:非金属颗粒的测定方法包括显微镜观察法、热重分析法等。

四、标准实施的意义

DB34/T 1737-2012《驱动桥总成清洁度限值及评定方法》标准的实施,对于提升驱动桥总成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1、提高产品质量:通过明确规定清洁度限值,促使企业加强生产过程中的污染物控制,从而提高产品的整体质量。

2、保障消费者权益:清洁度的提升有助于延长驱动桥总成的使用寿命,减少故障率,保障消费者的使用体验。

3、促进产业升级:标准的实施将推动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优化生产工艺,提升产品竞争力,促进整个汽车产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阅读剩余 50%
检测报告查询
企来检LOGO

关注公众号快速查报告

企来检公众号 ico图标 微信公众号: 企来检
企来检LOGO

提交检测委托,一键获取报价

联系方式
样品名称
企业名称
立即提交
  我已阅读并同意 《用户协议》 《隐私协议》
企来检LOGO

信息已保存,请完成手机号验证

等待验证
获取验证码
立即校验
  完成信息验证后,立刻为您分配检测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