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详情
“鸡白血病多重PCR和斑点杂交检测方法”的标准号是:DB37/T 3317-2018
DB37/T 3317-2018《鸡白血病多重PCR和斑点杂交检测方法》由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于2018-06-12发布,并于2018-07-12实施。
该标准的起草单位为山东农业大学;起草人是成子强。
“鸡白血病多重PCR和斑点杂交检测方法”介绍
鸡白血病,作为一种由禽白血病病毒(Avian Leukosis Virus, ALV)引起的传染性疾病,严重威胁家禽健康与生产。为了有效控制和预防这一疾病,研究者们开发了多种检测方法,其中多重PCR和斑点杂交技术是两种常用的检测手段。这两种技术的结合使用,可以大大提高病原检测的灵敏度和准确性,为鸡白血病的诊断提供了强有力的科学支撑。
多重PCR技术通过在同一个反应体系中同时扩增多个目标DNA片段,能够实现对多个病原或不同基因型的禽白血病病毒进行快速、高效的检测。这种技术的运用大大缩短了检测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斑点杂交技术则是利用特定的核酸探针与靶序列进行特异性结合的原理,来检测特定病毒基因的存在。这种方法不仅操作简便,而且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尤其适合于大样本量的筛查工作。
在实际应用中,这两种方法通常会被结合使用以优化检测结果。通过多重PCR技术对样品中的病毒DNA进行快速扩增;随后,将扩增产物通过斑点杂交的方式进行进一步的确认。这样的组合不仅提升了对鸡白血病病毒检出的准确性,也有助于从分子层面更好地理解病毒的流行特点及变异情况。对于家禽业而言,这些检测手段的应用对于防控疾病传播、保障家禽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