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详情
TD/T 1007-2003《耕地后备资源调查与评价技术规程》基本信息
标准号:TD/T 1007-2003
中文名称:《耕地后备资源调查与评价技术规程》
发布日期:2003-04-08
实施日期:2003-08-01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
提出单位:国土资源部
归口单位:国土资源部
起草单位:国土资源部地籍管理司、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
起草人:王广华、郑伟元、温明炬、李宪文、杨枫、苏东袭、张明达、杨在田
中国标准分类号:B04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TD/T 1007-2003《耕地后备资源调查与评价技术规程》介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于2003年发布了《耕地后备资源调查与评价技术规程,旨在规范耕地后备资源的调查、评价和开发利用工作。
一、《规程》的制定背景
1、耕地资源的重要性:耕地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资源。
2、耕地后备资源的概念:耕地后备资源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可以通过一定的工程措施,转变为耕地的其他土地资源。
3、耕地后备资源的调查与评价意义:通过调查与评价,可以全面了解耕地后备资源的数量、质量和分布情况,为耕地保护和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二、《规程》的主要内容
1、调查对象和范围
《规程》明确了调查对象为潜在的耕地后备资源,包括未利用地、荒地、草地、林地等,调查范围覆盖全国。
2、调查方法和技术要求
《规程》规定了耕地后备资源的调查方法,包括实地调查、遥感监测等,并提出了相应的技术要求,如精度、比例尺等。
3、评价指标体系
《规程》建立了一套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土地质量、水资源、地形条件、生态环境等,以量化评价耕地后备资源的适宜性。
4、评价方法
《规程》提出了综合评价方法,将各项指标进行加权,得出耕地后备资源的评价等级。
5、数据处理和报告编制
《规程》对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和报告编制提出了具体要求,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6、规范性附录
《规程》附有相关的规范性附录,如评价指标的详细解释、数据表格等,方便实际操作。
三、《规程》的实施意义
1、提高调查与评价的科学性:《规程》为耕地后备资源的调查与评价提供了一套科学的方法和标准,提高了工作的规范化和科学性。
2、促进耕地保护和合理利用:通过《规程》的实施,可以更准确地了解耕地后备资源的实际情况,为耕地保护和合理利用提供依据。
3、支持可持续发展:《规程》的实施有助于实现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
4、提高工作效率:《规程》的统一标准和方法,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减少重复劳动。
《耕地后备资源调查与评价技术规程》的发布和实施,对于规范耕地后备资源的调查与评价工作,提高耕地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