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详情
DB45/T 1236-2015《甘蔗蓟马防治技术规程》基本信息
标准号:DB45/T 1236-2015
中文名称:《甘蔗蓟马防治技术规程》
发布日期:2015-12-01
实施日期:2015-12-30
发布部门: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
DB45/T 1236-2015《甘蔗蓟马防治技术规程》介绍
DB45/T 1236-2015《甘蔗蓟马防治技术规程》是由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标准,旨在规范甘蔗蓟马的防治技术,保障甘蔗产业发展和生态环境的稳定。
一、标准名称与发布信息
标准名称:DB45/T 1236-2015《甘蔗蓟马防治技术规程》
发布部门: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日期:2015年12月1日
实施日期:2015年12月30日
二、甘蔗蓟马防治技术规程的主要内容
1、目标与原则
标准的主要目标是控制甘蔗蓟马的扩散,减少对甘蔗作物的损害,同时保护生态环境。防治技术应遵循以下原则:
科学性:以科学研究为基础,确保防治措施的有效性。
可操作性:防治措施应易于实施,适合当地实际情况。
环保性:在防治过程中,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2、甘蔗蓟马的识别
标准详细介绍了甘蔗蓟马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和危害特点,以便农户识别和监测。甘蔗蓟马是一种小型昆虫,主要危害甘蔗的叶片,导致叶片枯黄、植株生长受阻。
3、防治措施
标准规定了多种防治技术,包括:
农业防治:通过合理轮作、深耕翻土等农业措施,减少蓟马的生存空间。
物理防治:利用黄板、黑光灯等物理方法,诱杀蓟马。
生物防治:利用天敌、微生物等生物资源,控制蓟马数量。
化学防治:在必要时,使用低毒、高效、安全的农药,进行化学防治。
4、防治时间与方法
标准指出,防治甘蔗蓟马的最佳时期是蓟马的低龄幼虫期。在这一时期,蓟马的活动能力较弱,防治效果更佳。同时,标准还提供了具体的防治方法,如喷雾、灌根等。
5、防治效果评估
标准要求对防治效果进行评估,以确保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评估方法包括观察植株生长状况、统计蓟马数量等。
三、标准实施的意义
DB45/T 1236-2015《甘蔗蓟马防治技术规程》的实施,对于保障广西壮族自治区甘蔗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规范防治技术,可以减少甘蔗蓟马对甘蔗作物的损害,提高甘蔗产量和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