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检测标准 > 正文

DB11/T 1214-2015《平原地区造林项目碳汇核算技术规程》

DB11/T 1214-2015更新时间: 2025-04-14

标准详情

DB11/T 1214-2015《平原地区造林项目碳汇核算技术规程》基本信息

标准号:DB11/T 1214-2015

中文名称:《平原地区造林项目碳汇核算技术规程》

发布日期:2015-07-08    

实施日期:2015-11-01

发布部门: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DB11/T 1214-2015《平原地区造林项目碳汇核算技术规程》介绍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于2015年7月8日发布了DB11/T 1214-2015《平原地区造林项目碳汇核算技术规程》(以下简称《规程》),并于2015年11月1日起正式实施。

一、《规程》的适用范围

《规程》适用于北京市平原地区造林项目的碳汇核算工作。平原地区造林项目包括人工林、天然林以及其他林地等,旨在通过植被的光合作用,吸收和固定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从而达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目的。

二、《规程》的主要技术内容

1、碳汇核算方法

《规程》规定了碳汇核算的基本方法,包括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枯落物和土壤有机碳的估算。地上生物量主要通过林木生长模型、样地调查等方法进行估算;地下生物量则通过土壤钻探、土壤样品分析等手段进行测定;枯落物和土壤有机碳的估算则需要考虑林地的自然条件、植被类型等因素。

2、碳汇核算步骤

《规程》明确了碳汇核算的具体步骤,包括项目边界的确定、基线情景的设定、碳汇量的估算、不确定性分析等。项目边界的确定需要考虑林地的位置、面积、植被类型等因素;基线情景的设定则需要根据林地的自然条件、管理措施等因素进行;碳汇量的估算需要综合考虑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枯落物和土壤有机碳等因素;不确定性分析则需要对碳汇核算结果的可靠性、准确性进行评估。

3、数据质量控制

《规程》强调了数据质量控制的重要性,要求在碳汇核算过程中,对数据的采集、处理、存储等环节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数据采集需要遵循科学、客观、准确的原则,数据处理需要采用合适的统计方法和计算模型,数据存储需要保证数据的完整性、一致性和可追溯性。

4、报告编制

《规程》规定了碳汇核算报告的编制要求,包括报告的结构、内容、格式等。报告的结构需要包括项目概述、核算方法、核算结果、不确定性分析等部分;报告的内容需要详细描述碳汇核算的过程、结果和结论;报告的格式需要规范、清晰、易于理解。

三、《规程》的实施意义

《规程》的实施对于提高北京市平原地区造林项目的碳汇核算水平具有重要意义。规范了碳汇核算的方法和步骤,提高了碳汇核算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强调了数据质量控制的重要性,保证了碳汇核算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明确了报告编制的要求,提高了报告的规范性和可读性。

阅读剩余 50%
检测报告查询
企来检LOGO

关注公众号快速查报告

企来检公众号 ico图标 微信公众号: 企来检
企来检LOGO

提交检测委托,一键获取报价

联系方式
样品名称
企业名称
立即提交
  我已阅读并同意 《用户协议》 《隐私协议》
企来检LOGO

信息已保存,请完成手机号验证

等待验证
获取验证码
立即校验
  完成信息验证后,立刻为您分配检测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