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详情
HJ 749-2015《固体废物 总铬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基本信息
标准号:HJ 749-2015
中文名称:《固体废物 总铬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发布日期:2015-08-21
实施日期:2015-10-01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
起草单位:哈尔滨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HJ 749-2015《固体废物 总铬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介绍
2015年8月2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发布了HJ 749-2015《固体废物 总铬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并于同年10月1日正式实施。
一、标准制定的背景与意义
随着环保法规的不断完善和公众环保意识的提高,固体废物中重金属的检测与控制成为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铬作为一种常见的重金属,具有高度的毒性和生物富集性,长期暴露于含铬环境会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准确测定固体废物中总铬的含量,对于评估环境风险、制定污染防治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二、标准适用范围
HJ 749-2015标准适用于固体废物中总铬的测定,包括工业固体废物、生活垃圾、污泥、底泥等各类固体废物样品。该标准不适用于有机铬化合物的测定。
三、测定原理与方法
该标准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固体废物中总铬的含量。具体测定原理为:将固体废物样品经消解处理后,铬元素转化为可溶性铬离子,通过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铬离子的吸光度,根据吸光度与铬离子浓度的线性关系,计算出样品中总铬的含量。
1、样品的采集与制备
样品的采集应遵循代表性、均匀性和有效性的原则,确保样品能够真实反映固体废物中铬的含量。样品的制备包括样品的粉碎、过筛、混合等步骤,以确保样品的均匀性。
2、样品的消解
样品消解是测定过程中的关键步骤,采用酸性氧化剂(如硝酸、高氯酸等)将样品中的铬元素转化为可溶性铬离子。消解过程中应注意控制消解温度和时间,避免样品的损失和污染。
3、测定条件的选择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测定条件包括波长、狭缝、灯电流等参数。选择合适的测定条件可以提高测定的准确性和重复性。
4、结果的计算与评价
根据样品的吸光度与铬离子浓度的线性关系,计算出样品中总铬的含量。同时,应进行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评价,以确保测定结果的可靠性。
四、标准的特点与优势
与传统的铬测定方法相比,HJ 749-2015标准具有以下特点和优势:
1、准确性高: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选择性,可以准确测定固体废物中总铬的含量。
2、操作简便:该方法的操作步骤相对简单,易于掌握和推广。
3、适用范围广:适用于各类固体废物样品的测定,具有较强的通用性。
4、环境友好:相对于传统的湿化学法,该方法减少了化学试剂的使用,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
HJ 749-2015标准的发布和实施,为固体废物中总铬的测定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方法,对于加强固体废物的管理和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