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详情
GBZ/T 196-2007《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技术导则》基本信息
标准号:GBZ/T 196-2007
中文名称:《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技术导则》
发布日期:2007-08-13
实施日期:2008-02-01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提出单位:卫生部职业卫生标准专业委员会
归口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起草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等
起草人:陈永青、邵强、蔡立群等
中国标准分类号:C52劳动卫生
国际标准分类号:13.100职业安全、工业卫生
GBZ/T 196-2007《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技术导则》介绍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技术导则》(以下简称《导则》)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发布的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发布日期为2007年8月13日,并于2008年2月1日起正式实施。
一、适用范围
《导则》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的建设项目,以及对现有建设项目进行技术改造或工艺流程变更的项目。对于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或其委托的预评价机构应当按照《导则》的要求,开展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工作。
二、预评价工作程序
《导则》明确了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的工作程序,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确定预评价范围和内容;
2、收集和分析相关资料;
3、识别和评价职业病危害因素;
4、预测职业病危害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
5、提出职业病防治措施建议;
6、编制预评价报告。
三、预评价内容
《导则》对预评价的内容进行了详细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建设项目概况:包括建设项目的名称、地点、规模、生产过程、主要设备等;
2、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根据建设项目的特点,识别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3、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价:对识别出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定量或定性评价,确定其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程度;
4、职业病危害预测:根据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评价结果,预测其对劳动者健康的潜在影响;
5、职业病防治措施建议:针对识别出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包括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和个人防护措施等。
四、预评价报告编制要求
《导则》对预评价报告的编制提出了具体要求,包括报告的格式、内容和附录等。预评价报告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1、封面:包括报告名称、建设单位名称、预评价机构名称、编制日期等;
2、目录:列出报告的各个部分和页码;
3、编制说明:包括编制依据、编制过程、编制人员等;
4、建设项目概况:对建设项目的基本情况进行全面介绍;
5、预评价工作概述:包括预评价的目的、范围、方法、依据等;
6、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评价:详细描述识别出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评价结果;
7、职业病危害预测:对职业病危害对劳动者健康的潜在影响进行预测;
8、职业病防治措施建议:提出针对性的职业病防治措施建议;
9、对预评价结果进行总结,提出结论性意见;
10、附录:包括参考文献、相关数据、图表等。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技术导则》为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工作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技术指导,对于预防和控制职业病危害、保护劳动者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