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检测标准 > 正文

DB31/T 391-2007《学校、医院、旅馆主要生活用水定额及其计算方法》

DB31/T 391-2007更新时间: 2025-04-21

标准详情

DB31/T 391-2007《学校、医院、旅馆主要生活用水定额及其计算方法》基本信息

标准号:DB31/T 391-2007

中文名称:《学校、医院、旅馆主要生活用水定额及其计算方法》

发布日期:2007-09-03    

实施日期:2007-11-01

发布部门: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DB31/T 391-2007《学校、医院、旅馆主要生活用水定额及其计算方法》介绍

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于2007年发布了《学校、医院、旅馆主要生活用水定额及其计算方法》(DB31/T 391-2007),并于同年11月1日起正式实施。

一、标准概述

DB31/T 391-2007《学校、医院、旅馆主要生活用水定额及其计算方法》是一项地方性标准,旨在规定学校、医院和旅馆等生活用水单位的用水定额及其计算方法。该标准涵盖了用水定额的确定、用水定额的计算方法、用水定额的调整和用水管理等方面的内容,为相关单位提供了明确的指导和依据。

二、用水定额的确定

标准中明确了学校、医院和旅馆等生活用水单位的用水定额,即单位时间内允许使用的水量。用水定额的确定主要依据以下几个方面:

1、用水单位的性质和规模:不同类型的用水单位,其用水需求和用水特点存在差异,因此需要根据单位的性质和规模来确定相应的用水定额。

2、用水单位的用水效率:用水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用水定额的确定。标准鼓励用水单位提高用水效率,通过技术改造和管理优化等手段,降低单位用水需求。

3、水资源的可利用量:在确定用水定额时,需要充分考虑水资源的可利用量,确保用水需求与水资源的可持续供应相匹配。

三、用水定额的计算方法

标准提供了详细的用水定额计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确定用水单位的用水类型:根据用水单位的实际用水情况,将其用水类型划分为生活用水、生产用水等。

2、收集相关数据:收集用水单位的用水量、用水效率、水资源可利用量等基础数据。

3、计算用水定额:根据收集到的数据,运用数学模型和计算公式,计算出用水单位的用水定额。

4、确定用水定额的调整系数:根据用水单位的用水效率、水资源状况等因素,确定用水定额的调整系数,以确保用水定额的合理性和适应性。

四、用水定额的调整

标准规定了用水定额的调整机制,以适应不同用水单位的实际需求和水资源状况的变化。调整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定期评估:用水单位应定期对用水定额进行评估,确保其符合实际情况。

2、动态调整:根据水资源状况、用水效率等因素的变化,适时调整用水定额。

3、政策引导:政府部门应通过政策引导和激励措施,鼓励用水单位提高用水效率,降低用水需求。

五、用水管理

标准强调了用水管理的重要性,提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管理措施:

1、建立健全用水管理制度:用水单位应建立健全用水管理制度,明确用水管理的责任和要求。

2、加强用水监控:通过安装水表、监测设备等手段,加强对用水情况的监控和管理。

3、提高用水效率:通过技术改造、管理优化等措施,提高用水效率,降低单位用水需求。

4、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宣传教育,提高用水单位和公众的水资源保护意识,形成节约用水的良好氛围。

DB31/T 391-2007《学校、医院、旅馆主要生活用水定额及其计算方法》的发布和实施,对于规范学校、医院和旅馆等生活用水单位的用水行为,提高用水效率,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阅读剩余 50%
检测报告查询
企来检LOGO

关注公众号快速查报告

企来检公众号 ico图标 微信公众号: 企来检
企来检LOGO

提交检测委托,一键获取报价

联系方式
样品名称
企业名称
立即提交
  我已阅读并同意 《用户协议》 《隐私协议》
企来检LOGO

信息已保存,请完成手机号验证

等待验证
获取验证码
立即校验
  完成信息验证后,立刻为您分配检测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