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详情
GB/T 13477.12-2002《建筑密封材料试验方法 第12部分: 同一温度下拉伸-压缩循环后粘结性的测定》基本信息
标准号:GB/T 13477.12-2002
中文名称:《建筑密封材料试验方法 第12部分: 同一温度下拉伸-压缩循环后粘结性的测定》
发布日期:2002-12-17
实施日期:2003-06-01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提出单位: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原)
归口单位:全国轻质与装饰装修建筑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起草单位:河南建筑材料研究设计院
起草人:邓超、丁苏华、李谷云、王跃林、黄细杰、沈春林
中国标准分类号:Q24密封材料
国际标准分类号:91.100.50粘合料、密封材料
GB/T 13477.12-2002《建筑密封材料试验方法 第12部分: 同一温度下拉伸-压缩循环后粘结性的测定》介绍
GB/T 13477.12-2002《建筑密封材料试验方法 第12部分:同一温度下拉伸-压缩循环后粘结性的测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的国家标准,于2002年12月17日发布,自2003年6月1日起实施。
一、适用范围
该标准适用于建筑密封材料的粘结性能测试,包括硅酮、聚氨酯、聚硫、丙烯酸等类型的密封材料。通过测试,可以评估密封材料在拉伸和压缩循环作用下的粘结性能,为建筑密封材料的选择和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二、术语和定义
标准中对相关术语进行了定义,包括“建筑密封材料”、“拉伸-压缩循环”、“粘结性”等。其中,“建筑密封材料”是指用于填充建筑接缝、缝隙、裂缝等部位,以防止空气、水、气体等渗透的材料;“拉伸-压缩循环”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对密封材料进行周期性的拉伸和压缩变形;“粘结性”是指密封材料与被粘物表面之间的粘附能力。
三、原理
该标准采用拉伸-压缩循环的方法,对密封材料的粘结性能进行测试。在测试过程中,将密封材料涂抹在被粘物表面,然后在一定温度下进行周期性的拉伸和压缩变形,通过测量密封材料的粘结强度和粘结破坏形式,评估其粘结性能。
四、仪器设备
标准中规定了测试所需的仪器设备,包括拉伸-压缩循环试验机、温度控制装置、粘结强度测量装置等。这些设备应满足测试精度和稳定性的要求,以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五、样品制备
在进行测试前,需要对密封材料样品进行制备。样品的制备应按照标准中的规定进行,包括样品的尺寸、形状、厚度等。同时,还需要对被粘物表面进行处理,以保证粘结性能的测试结果准确。
六、试验步骤
标准中详细规定了试验步骤,包括样品的安装、温度控制、拉伸-压缩循环的进行、粘结强度的测量等。在试验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标准中的规定进行操作,以保证测试结果的可靠性。
七、结果评定
测试结果的评定主要包括粘结强度和粘结破坏形式的评估。粘结强度是指密封材料与被粘物表面之间的粘附能力,通常以MPa为单位进行表示;粘结破坏形式是指粘结破坏时的形态,包括内聚破坏、界面破坏等。通过对粘结强度和粘结破坏形式的综合评估,可以全面了解密封材料的粘结性能。
八、质量控制
为了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标准中还对质量控制提出了要求。包括测试环境的控制、仪器设备的校准、操作人员的技能培训等。通过严格的质量控制,可以提高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重复性,为建筑密封材料的性能评估和质量控制提供有力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