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检测标准 > 正文

WS 375.19-2016《疾病控制基本数据集 第19部分:疫苗管理》

WS 375.19-2016更新时间: 2025-04-22

标准详情

WS 375.19-2016《疾病控制基本数据集 第19部分:疫苗管理》基本信息

标准号:WS 375.19-2016

中文名称:《疾病控制基本数据集 第19部分:疫苗管理》

发布日期:2016-12-13    

实施日期:2017-06-01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起草单位: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统计信息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

起草人:孙晓冬、袁政安、施燕、张诚、汤学军、马家奇、李智海    

中国标准分类号:C07电子计算机应用

国际标准分类号:11.020医学科学和保健装置综合

WS 375.19-2016《疾病控制基本数据集 第19部分:疫苗管理》介绍

《疫苗管理数据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自2017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

一、标准内容解读

1、数据集结构

《疫苗管理数据集》规定了疫苗管理数据集的结构,包括数据集的名称、代码、版本、数据集说明、数据元目录等。这些信息为数据集的识别、理解和使用提供了基础。

2、数据元定义

数据元是构成数据集的基本元素。标准详细定义了疫苗管理过程中涉及的数据元,如疫苗名称、批号、接种日期、接种部位、接种医生等。每个数据元都有明确的数据类型、表示格式和数据长度,以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可比性。

3、数据集应用

标准指出数据集的应用场景,包括但不限于疫苗接种记录的收集、疫苗库存管理、疫苗接种监测和评估等。这有助于指导实际工作中的数据收集和使用,确保数据的有效性和及时性。

4、数据质量管理

为保障数据质量,标准提出了数据质量控制的要求,包括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一致性和及时性。这些要求有助于提高疫苗管理数据的可靠性,为疾病预防控制提供准确的决策支持。

5、数据共享与安全

数据共享是提升疫苗管理效率的重要手段。标准规定了数据共享的原则和方法,同时强调了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的重要性。这有助于在保障个人隐私的前提下,实现数据的有效利用。

二、实施意义

1、提升管理效率

通过统一的数据集标准,可以减少不同地区、不同机构之间的数据交换障碍,提高疫苗管理的效率。

2、保障数据质量

标准的实施有助于规范数据的采集、处理和存储,从而保障疫苗管理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促进信息共享

标准的实施为疫苗管理信息的共享提供了基础,有助于实现跨区域、跨机构的信息交流和协作。

4、支持决策制定

准确的疫苗管理数据是制定科学决策的基础。标准的实施有助于为疾病预防控制提供更加准确的数据支持。

《疫苗管理数据集》的发布和实施,标志着我国疫苗管理向信息化、标准化迈出了重要一步。不仅有助于提升疫苗管理的效率和质量,还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数据支持。

阅读剩余 50%
检测报告查询
企来检LOGO

关注公众号快速查报告

企来检公众号 ico图标 微信公众号: 企来检
企来检LOGO

提交检测委托,一键获取报价

联系方式
样品名称
企业名称
立即提交
  我已阅读并同意 《用户协议》 《隐私协议》
企来检LOGO

信息已保存,请完成手机号验证

等待验证
获取验证码
立即校验
  完成信息验证后,立刻为您分配检测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