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检测标准 > 正文

DB/T 96-2024《地震观测异常现场核实报告编写 测震》

DB/T 96-2024更新时间: 2025-04-22

标准详情

DB/T 96-2024《地震观测异常现场核实报告编写 测震》基本信息

标准号:DB/T 96-2024

中文名称:《地震观测异常现场核实报告编写 测震》

发布日期:2024-03-01    

实施日期:2024-09-01

发布部门:中国地震局    

提出单位:中国地震局    

归口单位:地震监测预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起草单位:山西省地震局、四川省地震局、江西省地震局、甘肃省地震局、中国地震局台网中心等

起草人:宋美卿、易桂喜、吕坚、张辉、孟令媛等    

中国标准分类号:P15工程抗震

国际标准分类号:91.120.25地震和防振

DB/T 96-2024《地震观测异常现场核实报告编写 测震》介绍

中国地震局发布了《地震观测异常现场核实报告编写 测震》标准,即DB/T 96-2024。该标准将于2024年9月1日正式实施,为地震观测异常现场核实提供了明确的指导和规范。

一、标准概述

DB/T 96-2024《地震观测异常现场核实报告编写 测震》是中国地震局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地震观测的实际需要,制定的一项行业标准。该标准旨在规范地震观测异常现场核实报告的编写流程,确保报告内容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可追溯性。

二、标准内容

1、报告编写原则

标准规定了地震观测异常现场核实报告编写的基本原则,包括但不限于:报告应客观、真实反映现场核实情况;数据应准确无误,避免主观臆断;报告应全面记录异常现象,包括时间、地点、观测设备、异常特征等。

2、报告结构

标准明确了报告的结构,包括封面、目录、正文和附件等部分。封面应包含报告名称、编写单位、编写日期等基本信息;目录应清晰列出报告的各个章节;正文部分应详细描述现场核实的过程和结果;附件包括相关数据、图表、照片等辅助材料。

3、报告内容要求

标准对报告内容提出了具体要求,包括但不限于:

异常现象描述:详细记录观测到的异常现象,包括地震活动、地面形变、地下水变化等。

现场核实过程:记录现场核实的时间、地点、参与人员、使用设备和方法。

数据分析: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包括异常现象的成因分析、影响范围评估等。

结论与建议:根据现场核实和数据分析结果,提出结论和后续监测、预警的建议。

4、数据和资料管理

标准规定了数据和资料的管理要求,包括数据的收集、存储、处理和共享等。要求数据应准确、完整,资料应易于检索和共享,以便于后续研究和应用。

三、实施意义

1、提高数据质量

通过规范报告编写,可以确保地震观测异常现场核实的数据质量,为地震预测和灾害评估提供可靠的基础数据。

2、规范工作流程

标准为地震观测异常现场核实工作提供了明确的流程和方法,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

3、促进信息共享

标准的实施有助于统一地震观测异常现场核实报告的格式和内容,便于不同地区和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交流。

DB/T 96-2024《地震观测异常现场核实报告编写 测震》标准的发布和实施,是中国地震局响应国家防灾减灾需求,提升地震观测工作质量的重要举措。该标准的实施将对提高地震监测预警能力,减少地震灾害损失发挥重要作用。

阅读剩余 50%
检测报告查询
企来检LOGO

关注公众号快速查报告

企来检公众号 ico图标 微信公众号: 企来检
企来检LOGO

提交检测委托,一键获取报价

联系方式
样品名称
企业名称
立即提交
  我已阅读并同意 《用户协议》 《隐私协议》
企来检LOGO

信息已保存,请完成手机号验证

等待验证
获取验证码
立即校验
  完成信息验证后,立刻为您分配检测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