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检测标准 > 正文

DB21/T 2534-2015《鹿流行性出血病病毒荧光 PCR 检测方法》

DB21/T 2534-2015更新时间: 2025-04-23

标准详情

DB21/T 2534-2015《鹿流行性出血病病毒荧光 PCR 检测方法》基本信息

标准号:DB21/T 2534-2015

中文名称:《鹿流行性出血病病毒荧光 PCR 检测方法》

发布日期:2015-10-15    

实施日期:2015-12-15

发布部门:辽宁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提出单位:辽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归口单位:辽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起草单位:辽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起草人:徐凤敏、万超、孙铭英、吴斌    

中国标准分类号:B41动物检疫、兽医与疫病防治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30动物饲养和繁殖

DB21/T 2534-2015《鹿流行性出血病病毒荧光 PCR 检测方法》介绍

辽宁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于2015年10月15日发布了《鹿流行性出血病病毒荧光PCR检测方法》(DB21/T 2534-2015),并于同年12月15日正式实施。

一、标准概述

DB21/T 2534-2015标准规定了鹿流行性出血病病毒荧光PCR检测的方法,旨在为鹿流行性出血病的诊断和防控提供科学的技术支持。该标准涵盖了样本采集、核酸提取、荧光PCR检测、结果判断等关键步骤,为鹿流行性出血病病毒的检测提供了详细的操作指南。

二、样本采集

标准对样本采集提出了明确要求。应选择疑似感染鹿流行性出血病的鹿只作为样本来源。采集的样本类型包括脑组织、淋巴结、扁桃体等,这些组织中含有较高浓度的病毒。样本的采集、保存和运输过程中应遵循无菌操作原则,以保证样本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三、核酸提取

核酸提取是荧光PCR检测的关键步骤之一。标准规定了核酸提取的方法和条件,包括使用核酸提取试剂盒、提取过程中的操作步骤、核酸的浓度和纯度要求等。通过规范核酸提取流程,确保提取的核酸质量满足后续荧光PCR检测的需求。

四、荧光PCR检测

荧光PCR检测是该标准的核心内容。标准详细规定了荧光PCR检测的试剂、仪器、操作步骤、反应体系、循环条件等。通过设定特定的引物和探针,实现对鹿流行性出血病病毒DNA的特异性扩增和检测。标准还对荧光PCR检测的数据分析和结果判断提出了要求,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五、结果判断

标准对结果判断提出了明确的指导。根据荧光PCR检测的结果,将样本分为阳性、阴性和不确定三种情况。阳性样本表示鹿只感染了鹿流行性出血病病毒;阴性样本表示鹿只未感染病毒;不确定样本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检测和分析。通过规范结果判断,有助于及时准确地诊断鹿流行性出血病,为防控工作提供依据。

阅读剩余 50%
检测报告查询
企来检LOGO

关注公众号快速查报告

企来检公众号 ico图标 微信公众号: 企来检
企来检LOGO

提交检测委托,一键获取报价

联系方式
样品名称
企业名称
立即提交
  我已阅读并同意 《用户协议》 《隐私协议》
企来检LOGO

信息已保存,请完成手机号验证

等待验证
获取验证码
立即校验
  完成信息验证后,立刻为您分配检测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