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详情
“CT检查操作规程”的标准号是:WS/T 391-2012
WS/T 391-2012《CT检查操作规程》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于2012-09-03发布,并于2013-02-01实施。
该标准的起草单位为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广东省人民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起草人是徐克、梁长虹、于宗河、王振常、徐文坚、刘士远、高培毅、陈海松、任克、范国光、张立娜、王强、李松柏、黎庶、高振龙、孙文阁。 。
“CT检查操作规程”介绍
CT检查,即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是一种利用X射线技术与计算机图像处理相结合的医学影像诊断方法。在进行CT检查时,操作规程的遵守对于确保患者安全和提高诊断准确性至关重要。
在执行CT检查前,医疗人员需对患者进行评估,了解其病史及对对比剂的可能反应,特别是针对过敏史和肾功能状况。患者需被告知检查流程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对于需要使用对比剂的患者,应预先准备并给予适当的药物以预防过敏反应。检查室内应保持清洁、安静并且适宜的温度,以提供一个舒适的检查环境。
接下来,医疗人员会指导患者采取合适的体位躺在检查台上,并根据检查需求调整台子的位置。随后,操作技师将进入控制室启动扫描仪,根据预设的参数进行扫描。整个扫描过程中,技师通过观察窗或监控设备密切关注患者的状态,确保其在检查过程中的舒适度。检查完成后,应及时向患者提供必要的护理和指导,例如,对比剂使用后的患者应增加饮水量以促进造影剂的排出。
CT检查所获取的影像数据会被送至专业的放射科医生进行解读。医生会仔细分析影像资料,结合临床表现,形成初步诊断意见。如果必要,还可以采用多种图像后处理技术来增强诊断的准确性。整个CT检查操作流程中,严格遵循规程,确保了患者的安全与检查的高效性,同时也保障了诊断结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