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检测标准 > 正文

GB/T 17546.1-1998《信息技术 开放系统互连 无连接表示协议 第1部分:协议规范》

GB/T 17546.1-1998更新时间: 2024-12-14

标准详情

GB/T 17546.1-1998《信息技术 开放系统互连 无连接表示协议 第1部分:协议规范》基本信息

标准号:GB/T 17546.1-1998

中文名称:《信息技术 开放系统互连 无连接表示协议 第1部分:协议规范》

发布日期:1998-01-01    

实施日期:1999-06-01

发布部门: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    

归口单位: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起草单位:电子科技大学

中国标准分类号:L79计算机开放与系统互连

国际标准分类号:35.100.60表示层

GB/T 17546.1-1998《信息技术 开放系统互连 无连接表示协议 第1部分:协议规范》介绍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于1998年发布了GB/T 17546.1-1998《信息技术 开放系统互连 无连接表示协议 第1部分:协议规范》(以下简称"本标准"),并于1999年6月1日正式实施。

一、标准概述

本标准规定了无连接表示协议的基本要求和功能,适用于开放系统互连环境下的数据传输。无连接表示协议是一种不保证数据传输顺序和完整性的通信协议,适用于对实时性要求较高的应用场景。

二、协议结构

1、协议栈层次

本标准将无连接表示协议划分为两个层次:传输层和网络层。传输层负责端到端的数据传输,网络层负责数据在网络中的路由和转发。

2、协议数据单元

无连接表示协议的数据传输单元称为协议数据单元(PDU),包括报文头和数据两部分。报文头用于描述PDU的属性,如源地址、目的地址等;数据部分则包含实际传输的数据。

三、传输层规定

1、传输模式

传输层支持两种传输模式:面向连接的传输模式和无连接的传输模式。面向连接的传输模式需要在数据传输前建立连接,保证数据的顺序和完整性;无连接的传输模式则不需要建立连接,数据传输更加灵活。

2、传输控制

传输层提供传输控制功能,包括流量控制、差错控制和拥塞控制。流量控制用于防止发送方过快发送数据,导致接收方处理不过来;差错控制用于检测和纠正传输过程中的错误;拥塞控制用于防止网络拥塞,保证网络的稳定运行。

四、网络层规定

1、路由选择

网络层负责数据的路由选择,根据网络拓扑结构和路由算法,为数据选择最佳传输路径。路由算法包括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两种,静态路由由管理员手动配置,动态路由则由路由器自动计算。

2、地址解析

网络层提供地址解析功能,将网络层地址(如IP地址)解析为链路层地址(如MAC地址),以便数据在不同网络设备间传输。

五、安全机制

本标准还规定了无连接表示协议的安全机制,包括数据加密、认证和访问控制等。数据加密用于保护数据的机密性,认证用于验证通信双方的身份,访问控制用于限制对网络资源的访问。

六、应用场景

无连接表示协议广泛应用于各种网络通信场景,如实时音视频通信、在线游戏、物联网等。由于其灵活性和实时性,无连接表示协议在这些场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阅读剩余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