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详情
NY/T 5204-2004《无公害食品绿豆生产技术规程》基本信息
标准号:NY/T 5204-2004
中文名称:《无公害食品绿豆生产技术规程》
发布日期:2004-01-07
实施日期:2004-03-01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提出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起草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品种资料研究所、农业部作物品种资源监督检验测试中心等
起草人:程段珍、廖琴、孙世贤等
中国标准分类号:B31瓜果、蔬菜种植与产品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植物栽培
NY/T 5204-2004《无公害食品绿豆生产技术规程》介绍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于2004年1月7日发布了《无公害食品绿豆生产技术规程》(NY/T 5204-2004),并于同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
一、标准概述
《无公害食品绿豆生产技术规程》是一项针对绿豆生产过程的技术标准,该标准涵盖了绿豆生产的全过程,包括土壤、种子、肥料、农药、收获、储藏和加工等方面。
二、土壤要求
土壤是绿豆生长的基础,土壤的质量直接影响绿豆的品质。根据标准规定,绿豆种植的土壤应具备以下条件:
1、土壤肥力:土壤应具有较高的肥力,有机质含量应达到2%以上。
2、土壤质地:土壤应为砂壤土或壤土,具有良好的排水性和透气性。
3、土壤酸碱度:土壤pH值应在6.5-7.5之间,以保证绿豆的正常生长。
三、种子选择
种子是绿豆生产的关键因素。标准规定,绿豆种子应选择品质优良、适应性强、抗病虫能力强的品种。种子应进行严格的筛选和消毒处理,确保种子的质量和安全性。
四、肥料使用
1、有机肥料:应优先使用有机肥料,如堆肥、绿肥等。
2、化肥:在有机肥料不足的情况下,可适当使用化肥,但需控制用量,避免过量施肥。
3、肥料使用时间:肥料应在绿豆生长的关键时期使用,以提高肥料的利用率。
五、农药使用
1、农药种类:应选择低毒、低残留的农药,避免使用高毒、高残留的农药。
2、农药使用量:应根据绿豆的生长情况和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合理控制农药的使用量。
3、农药使用时间:应在绿豆生长的关键时期使用农药,避免在绿豆收获前使用。
六、收获与储藏
1、收获时间:应在绿豆成熟度适宜时进行收获,避免过早或过晚收获。
2、收获方法:应采用机械化或手工收获,减少绿豆的损伤。
3、储藏条件:收获后的绿豆应及时晾晒、干燥,并存放在通风、干燥、阴凉的环境中,避免绿豆发霉、变质。
七、加工与包装
1、加工工艺:应采用先进的加工工艺,确保绿豆的品质和口感。
2、包装材料:应使用安全、无毒的包装材料,避免对绿豆造成污染。
3、包装标识:包装上应标明产品名称、规格、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方便消费者识别和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