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检测标准 > 正文

NY/T 1730-2009《食用菌菌种真实性鉴定 ISSR法》

NY/T 1730-2009更新时间: 2025-03-12

标准详情

NY/T 1730-2009《食用菌菌种真实性鉴定  ISSR法》基本信息

标准号:NY/T 1730-2009

中文名称:《食用菌菌种真实性鉴定  ISSR法》

发布日期:2009-04-23    

实施日期:2009-05-20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归口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农业和林业

NY/T 1730-2009《食用菌菌种真实性鉴定  ISSR法》介绍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于2009年4月23日发布了《食用菌菌种真实性鉴定 ISSR法》(以下简称“该标准”),并自2009年5月20日起实施。

一、标准概述

该标准规定了食用菌菌种真实性鉴定的ISSR(Inter-Simple Sequence Repeat,简单序列重复间插)法的适用范围、原理、试剂与材料、仪器设备、操作步骤、结果分析和判断等内容。通过该标准的实施,可以有效地鉴别食用菌菌种的真伪,保障食用菌产业的健康发展。

二、适用范围

该标准适用于食用菌菌种的真实性鉴定。食用菌是指人工栽培或野生采集的,具有食用价值的大型真菌,如黑木耳、香菇、金针菇等。

三、原理

ISSR法是一种基于PCR(聚合酶链式反应)的DNA分子标记技术,通过扩增DNA片段中的简单序列重复区域,产生特异性的DNA指纹图谱,从而实现对食用菌菌种的鉴别。

四、试剂与材料

进行食用菌菌种真实性鉴定所需的试剂和材料包括:DNA提取试剂、PCR扩增试剂、凝胶电泳试剂、DNA分子量标准品等。还需要一些基本的实验器材,如移液枪、PCR仪、电泳仪等。

五、仪器设备

进行食用菌菌种真实性鉴定所需的仪器设备主要包括:PCR仪、电泳仪、紫外分析仪等。这些设备可以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和重复性,提高食用菌菌种真实性鉴定的效率。

六、操作步骤

食用菌菌种真实性鉴定的操作步骤主要包括:样品的采集与处理、DNA的提取、PCR扩增、凝胶电泳、结果分析等。每个步骤都需要严格按照标准操作规程进行,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七、结果分析和判断

通过凝胶电泳得到的DNA指纹图谱,可以直观地观察到不同食用菌菌种之间的差异。根据图谱的特异性和相似性,可以判断食用菌菌种的真实性。如果图谱与已知的食用菌菌种标准图谱一致,则可以认为该菌种是真实的;反之,则可能存在问题。

八、标准的意义

该标准的发布和实施,对于规范食用菌产业的发展、保障消费者的利益、提高食用菌的品质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实施该标准,可以有效地鉴别食用菌菌种的真伪,防止假冒伪劣产品流入市场,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阅读剩余 50%
检测报告查询
企来检LOGO

关注公众号快速查报告

企来检公众号 ico图标 微信公众号: 企来检
企来检LOGO

提交检测委托,一键获取报价

联系方式
样品名称
企业名称
立即提交
  我已阅读并同意 《用户协议》 《隐私协议》
企来检LOGO

信息已保存,请完成手机号验证

等待验证
获取验证码
立即校验
  完成信息验证后,立刻为您分配检测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