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详情
“西南桦培育技术规程”的标准号是:LY/T 2457-2015
LY/T 2457-2015《西南桦培育技术规程》由国家林业局于2015-01-27发布,并于2015-05-01实施。
该标准的起草单位为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百色市林业科技教育工作站;起草人是庞正轰、苏付保、戴庆辉、张国革、李荣珍、黄妹兰、刘有莲、梁立、冯立新、陈荣、曹书阁、温中林。
“西南桦培育技术规程”介绍
西南桦(Betula alnoides),是一种珍贵的硬叶阔叶树种,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南地区的山区森林中。该树种不仅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还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因此,对其培育技术规程进行研究和制定,对于促进其可持续利用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西南桦的培育技术规程包括了种子采集、处理和储藏的方法。在秋季果实成熟时采集种子,采集后的种子需经过去翅、筛选和干燥处理,以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处理好的种子应放置在通风干燥的环境中保存,避免因潮湿而发霉,影响种子的质量。
栽培管理是西南桦培育技术规程中的另一个重要环节。在适宜的季节,通常是春季或雨季初期进行播种。播种前需要对土壤进行翻耕、施肥并保持湿润。播种后要定期浇水保持土壤湿度,及时除草以减少竞争,同时注意防范病虫害的侵扰。随着西南桦幼苗的成长,适时进行间伐和修枝,以培养出健康且结构良好的树木。
西南桦的培育还需要考虑到生态环境的影响和恢复。在种植区域,要确保有足够的自然植被作为生态廊道,维护生物多样性。对成熟林分进行适度采伐和更新,既能保证林木资源的可持续性,又有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通过这些综合性的管理措施,能够实现西南桦资源的有效利用与生态保护的双赢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