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详情
SL 428-2008《凌汛计算规范(附条文说明)》基本信息
标准号:SL 428-2008
中文名称:《凌汛计算规范(附条文说明)》
发布日期:2008-07-22
实施日期:2008-10-22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中国标准分类号:L67计算机应用
国际标准分类号:35.240.01信息技术应用综合
SL 428-2008《凌汛计算规范(附条文说明)》介绍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于2008年7月22日发布了《凌汛计算规范(附条文说明)》,并于同年10月22日正式实施。
一、标准适用范围
本标准主要适用于我国境内的河流、湖泊、水库等水域,特别是那些冬季结冰、春季解冻的地区。通过对凌汛的计算,可以为防洪、水资源管理、水环境保护等领域提供科学依据。
二、标准主要内容
本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术语和定义:对凌汛、冰凌、凌汛期等专业术语进行了明确的定义,以便于统一理解和应用。
2、计算方法:详细规定了凌汛计算的方法,包括凌汛预报、凌汛影响分析、凌汛风险评估等,为实际工作提供了操作性指导。
3、参数确定:对凌汛计算过程中所需的各种参数,如气温、水温、流量、冰厚等,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和说明,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4、安全标准:提出了凌汛安全标准的设定原则和方法,为防洪工程的设计和实施提供了依据。
5、监测与预警:规定了凌汛监测的主要内容和方法,以及凌汛预警的发布流程和要求。
6、附条文说明:对标准中的一些关键条款进行了详细的解释和说明,帮助使用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标准。
三、标准实施意义
本标准的实施,对于我国水利事业具有重要的意义:
1、提高防洪能力:通过规范凌汛计算,可以更准确地预测和评估凌汛风险,从而提高防洪工程的设计和实施效果。
2、保障水资源安全:凌汛计算有助于合理调配水资源,减少因凌汛导致的水资源损失。
3、促进水环境保护:通过预防和减轻凌汛对水环境的影响,可以保护水生态,维护水环境的稳定。
4、提升科研水平:本标准的制定和实施,为我国水利科研工作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和方法,有助于提升科研水平。
《凌汛计算规范(附条文说明)》的发布和实施,标志着我国在凌汛防治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希望通过本标准的推广和应用,能够进一步提高我国凌汛防治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为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做出贡献。
